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5页

  ②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①擂  ②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近"?

   ──①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②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③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12、曹操是怎么知道上当的?引读"诸葛亮吩咐......。"他为什么"吩咐......"?

    ──①嘲讽、动摇军心;

      ②知道追赶不上;(抓"顺风顺水"扣"船头朝东")

    ③有利于突出其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