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第2页

  (3)在__________的形势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曾经经历的逆转曲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答案:一、1.(1)工农 (2)社会主义

  2.(1)德育 体育 劳动者 半工半读 (2)国民 德才兼备

  二、1.(1)走资派 (2)高考 工农兵学员

  2.发达国家

  三、1.(1)高考 尊师重教 (2)科教兴国

  2.(1)现代化 未来 (2)211工程 多渠道 希望工程 (3)西部大开发

  

  【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该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试分析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承担的职能。

  提示: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可以培养大量的人才,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教育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一种传递、传播手段。在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时,科学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来获得。

  (2)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劳动者的巨大智力资源。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源源不断地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持续、快速、高效、健康发展的科研、技术、管理人才,从而影响社会运行中人力、物力、财力的结构,并产生促进作用。

  (3)教育致力于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教育在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激发民族创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建设社会的强大洪流、全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质量提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形成规模,从而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不仅对社会进步、生产发展都是必需的,而且有利于劳动者创造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辉煌的科技成就。

  (5)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加快我国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进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技进步,是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必由之路。

  

  【例题1】教育反映时代的主题。建国之初,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人民教育制度 B.普及义务教育

  C.迅速发展高等教育 D.尽快恢复高考制度

解析:建国之前,我国的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广大人民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建国之初,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