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1912年1月5日,在孙中山先生的再三邀请之下,蔡元培担任首任民国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主张:"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西方化的新学制,提倡"人格教育"和"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新观念,使中国的。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这句话至今依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北大的发展"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至今读来振聋发聩!

  

北京大学虽然在维新变法中成立,却是在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时才得以真正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