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旧人教版必修1上)
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旧人教版必修1上)第5页

  法制性: 1.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1)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开放型:1.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 2.决定因素: (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质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 3.作用: (1)打破区域封锁(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地位: 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四个特征的关系: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争就无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四个特征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 1.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不足:1.市场不是万能的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