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五单元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五单元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 学案第3页

  原因

  (1)民国初年,政党林立,纷争不断。

  (2)列强干预。

  (3)袁世凯专制独裁。

  表现:袁世凯破坏共和,实行专制独裁。

  (1)迫使第一任内阁解散。

  (2)刺杀宋教仁。

  (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4)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

  (5)1915年,公然宣布复辟帝制。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并获胜。

  (2)以国民党为核心的国会进步人士决心制定一部合乎理想的宪法。

  (3)掀起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特别提醒] 护国运动虽然取得了胜利,恢复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民主革命还要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六、革命尚未成功

  民主气象出现

  (1)中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体制,带来新的民主气息。

  (2)各种政党、社会团体、报章杂志涌现。

  革命尚未成功

  (1)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2)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

  (3)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之权没有兑现。

  (4)旧的官僚和士绅控制各级地方自治机构的政治权力。

  (5)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的政策在法令中没有丝毫体现。

  (6)《临时约法》未规定妇女的参政权。

  民主政治前途: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道远。

  [特别提醒] 资产阶级经过多次斗争,虽保留了民国的虚名,但实际结果都失败了,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要点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

  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公民民主权利的享有体现出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而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和要求。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出民主化、法制化潮流,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