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三章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学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三章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学案第3页

  

  

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例1] 人体受到病原体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精讲精析] 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病原体,这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而针对某一种抗原,通过相应的抗体产生的免疫,则属于后天才有的特异性免疫。答案为A。

  

  若巨噬细胞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则属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若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并将病原体上的抗原(蛋白质)降解为多肽,再与巨噬细胞的MHC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则属特异性免疫的抗原的识别过程。

  

  1.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解析:选B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发挥作用了。也就是说,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两道防线。

  

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发育   

  [例2] 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