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 教案第2页

(2) 试权和监察权的流弊很大,而西方各国所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也不大完全,因此,提出采取西洋各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宪法的长处,并融入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而创立了以五权分立概念为核心理念的宪法。

旗袍的变化:布料、短袖无袖、收腰紧身、开叉

(3) 新中国:

① 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的列宁装、布拉基(连衣裙)(原因): 以俄为师;政治风气的影响。

②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原因):中苏、中美关系恶化;计划经济下物资紧缺,不追求美观;政治风气影响(军人地位高,待遇好)

③20世纪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

④21世纪服装: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社会风气开明;对外开放,文化交流(原因)

⑤二十一世纪新的汉服:原因:经济发展,国家崛起,大国自信;对外输送中国文化。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1)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表现: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上衣下裙、旗袍;服饰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时代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表现: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服饰特征:政治色彩强烈;时代特征:独立自主、艰苦朴素。

(3)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表现:异彩纷呈;服饰特征:美观大方彰显个性;时代特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2、发足:鲜明的政治色彩

(1)断发:晚清:1910,准许剪发(同光留学生"改装去辫");民国:《剪辫通令》

(2)不缠足:晚清:政府反缠足;教会"天足运动";维新变法:女权运动,"不缠足会";民国:伴随着妇女解放,缠足逐步废除。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二)、吃、住变化

1、饮食:

(1)传统饮食:丰富且多有地方特色;

(2)鸦片战争后:西餐、面包、咖啡成为时尚(传统:南米北面;八大菜系、各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