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复习精品学案:寻觅社会的真谛
2010年高考政治复习精品学案:寻觅社会的真谛第2页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是它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重要提示: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②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4)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地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作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含义:经济基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这个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制度。

②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已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