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第24课: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第24课: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大诗人的心灵吧! 新课展开

饮酒(其五)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文本探究】

  结尾两句有什么深层含义?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诗的结构上,这两句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也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中,让读者去体悟,去咀嚼。

春望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望》的意思。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文本探究】

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雁门太守行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文本探究】

  "黑云压城城欲摧"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呢?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赤壁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文本探究】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

渔家傲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开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文本探究】

1.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彩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拟(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