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4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4第2页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投影图片)山西地形图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山西外缘有山脉环绕,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名的有云冈石窟、五台山寺群、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基础

问题

层次

(投影)基础层次问题

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基本特征?

2、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我国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4、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如何演进的?

1、利用书本已知知识自主解答投影出的问题。

2、同桌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中存在的疑难

3、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基本了解和简单分析应用,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知识反馈  请你阅读活动,结合问题1、2,思考该活动主要考查什么,试着做出解释。 先独立完成,然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

教师适时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