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3页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

【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

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 和_______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第二课时

蒹葭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中出现的一些连绵词的读音和字形。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相关链接】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但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较有代表性的,其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是铺陈其事; "比",是譬喻和比拟;"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欣赏音律(音韵美)

1、重章叠唱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有押韵。第一小节为例,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