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科版必修三5.2《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教案
2017——2018学年浙科版必修三5.2《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教案第2页

  适应过程的产物,因此具有一定的结构、种类组成和中间关系。

  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首先,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其次,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度来表示。

  展示"森林"图片的物种组成,看图、阅读教材,分析研究物种相关问题的方法,优势种的概念和识别特征。

  【提问】图示群落物种组成有哪些?如何测定物种的相对数量和重要性?优势种的识别特征是什么?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列表比较分析:列出群落种各物种的名称,包括图示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讨论评价各物种相对数量和重要性,列表比较分析多度、盖度和频度的概念。掌握优势种的概念及识别特征。

  【板书】物种丰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包括各类生物)

  阐述:群落中可能只有很少的种类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即为优势种,其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包括个体数量多,通常占有竞争优势,在群落中常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学生举例:山毛榉和槭树林的优势种,池塘、河流中的优势种。

  教师举例、投影图片:校园周边绿地、林区图片。

  (深入认识优势种概念及识别特征)

【板书】优势种:具高度生态适应性,能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种类。

【达标测评】

  1.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一次改变,与此同时,群落的物种丰度( B )

  A.依次增加 B.依次减少 C.基本不变 D.没有规律

  2.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是( A )

  A.物种的丰度 B.物种的盖度 C.物种的频度 D.物种所在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

  3.在下列四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C )

  A.极地苔原 B.热带雨林 C.荒漠半荒漠 D.常绿阔叶林

(三)群落的结构

  关于"群落的结构"的教学应强调以下几点: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阳光、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对动植物的分层有直接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种群密度上的差别。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光照、温度的影响导致群落周期性的变化,如动植物物的昼夜活动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提问】植物的不同生长型与群落垂直结构有密切关系,群落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体现出哪些结构?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整理群落的三种结构,举例并讨论三种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