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四)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四)第3页

师: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七言绝句)它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怎样的节奏来读?

(43、223、2212、2221),请问哪位同学能用你预习的节奏朗读这首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和他的节奏一样吗?请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示朗读节奏,师生充分评价后,成共识,教师圈划节奏。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找出韵脚,重读韵脚。

   师:谁能汇报你找到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它的韵脚压在什么韵母上?

   (这首诗的韵脚是"杯、催、回",这三个字的音节末尾都有韵母i,韵尾相同,所以读时候这三个字要重点读。强调读,用发音轻重变化和长短去对比读。)

   适时板书:在"杯、催、回"下面加上"."

3.朗读古诗,读出韵律。

谁来朗读一下这首诗?举手的同学这么多,老师朗读的难度可增加了:即要突出韵脚,又要读准节奏。谁敢来尝试,自信地举起你的小手!

(多种形式、多人个别读,确保读出节奏、明晰停顿,突出韵脚)

(三)三读晓诗意(12')

师:字音和韵律的正确朗读,使一幅边塞画面仿佛展现在眼前,现在我们一起去领

略诗里的意境,老师来检查第三项作业:三读晓诗意

1.知诗人,晓诗风。(2')

王翰,字(子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诗多(豪放壮丽)之句,最负盛名的是他的《凉州词》。其诗载于《全唐诗》仅存(十四首),其余都已经失传。

2.解诗题,晓背景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找一名同学读一下"凉州词"的背景资料.

幻灯片出示:凉州在今甘肃武威,环境荒凉、寒冷而艰苦。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3.依注释,明诗意。

理解古诗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诗篇。现在我就来检查大家的预习词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