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1-1 百家争鸣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1-1 百家争鸣 作业第2页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答案 C

解析 "民为贵"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浓重的等级观念,A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B项不符合题意;D项反映了心学的"致良知"思想,也不符合题意。

4.《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  )

A.人情关系 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 D.礼仪秩序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故A、B、D项错误。

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的含义是:对待别的国、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一样。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