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1-1 百家争鸣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1-1 百家争鸣 作业第3页

能力提升

6.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  )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

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

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答案 D

解析 A项中的"没有诸侯"与史实不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当时不受重视,选项B错误;C项的表述也不正确;材料中的"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指的是纵横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选D项。

7."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相,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思索宇宙的真相""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并试图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故应是道家的观点,C项正确。儒家主张"仁""礼",探索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适应诸侯争霸需求的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平民、手工业者等下层人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