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作业)第2页

1906年 四川川汉铁路有限公司 宜昌―重庆―成都 1907 年 黑龙江齐昂铁路总公司 齐齐哈尔―昂昂溪 1907 年 河南洛潼铁路公司 洛阳―潼关 A.中西部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间投资环境和渠道放宽

C.交通发展推动了民主进程

D.东部地区交通现代化更快

解析 材料反映商办铁路较多,说明民间投资环境和渠道放宽,故答案为B项。从表格中的线路看,不全在中西部地区,且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反映交通发展与民主进程的关系,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B

4.(2017·江西丰城中学期末)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车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 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89~1926年间,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以畜力、人力为动力的传统交通工具逐渐消失,以内燃机、电力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增加,表明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这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密切相关。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增加表明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

答案 D

5.(2017·湖北枣阳一中月考)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 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