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作业)第3页

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②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得出①正确。列强在中国争相筑路,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资本输出,②正确。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善了交通状况,便利了商品的运输,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④正确。

答案 D

6.(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有人说,中国近代新式交通的发展虽然带有一定的半殖民地性质,但它毕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

A.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新式交通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新式交通使中国与世界联系增强

D.新式交通使中国的经济实现独立

解析 新式交通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未能使中国经济实现独立。

答案 D

7.(2017·河南洛阳期末)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提出"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  )

A.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

B.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

C.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

D.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

解析 从材料可知,即使在丧权辱国的晚清时期,我国的海洋事业也在艰难推进,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逐步加强,开发利用海洋也在发展。

答案 C

8.(2017·山东济宁期末)近代中国,在英美等国提出要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后,"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视电报为洪水猛兽,说铜线与中国毫无所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