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 生物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生 物答 案

1. 【答案】A

【解析】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A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要留有1/3的空间,B错误;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C错误;装置乙的充气口在制作果醋时,可定时打开,通入无菌空气,D错误。

2. 【答案】B

【解析】果醋是醋酸菌代谢产物,醋酸杆菌是好氧型菌,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这一温度下,B错误;醋酸菌能将果酒转变成乙醛然后再变成乙酸,C正确;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直接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正确。

3. 【答案】C

【解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而在发酵过程中,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所以制作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葡萄进行严格的消毒,可见,需要适当冲洗葡萄,除去灰尘和枝梗便可,A错误;果醋的制作,使用的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因此参与果醋制作时主要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B错误;制作腐乳时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高于12%时,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加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C正确;三种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除了醋酸菌外,均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

4. 【答案】D

【解析】

检测酒精需要在酸性环境下,A错误;检测酒精的生成不需要加热,B错误;如果"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会造成发酵液的污染,C错误;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1 的H2 SO4 3滴,摇匀,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可以检测酒精的生成,D正确。

5. 【答案】C

【解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因此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6. 【答案】C

【解析】让豆腐上长出毛霉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在一定的湿度,A正确;加盐腌制时,为防止污染,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高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B正确;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可据个人口味配置卤汤,并非越多越好,C错误;制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并且密封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消灭杂菌污染,D正确。

7. 【答案】D

【解析】 "腐乳的制作"实验中,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错误;促进毛霉生长的温度是15-18℃。豆腐堆积摆放的目的不是促进毛霉生长,此时毛霉已经死亡,发挥作用的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B错误;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但不是全部水分,C错误;卤汤中的香辛料和料酒均有防腐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正确。

8. 【答案】A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所以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

9. 【答案】C

【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正确;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据此可用比色法可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B正确,C错误; 亚硝酸盐是一种易于被氧化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镉离子、钡离子可以减少其氧化,可以使泡菜水中微量的亚硝酸盐得到更好的提取,D正确。

10. 【答案】B

【解析】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微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灭菌一定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效果,B错误;接种工具常用灼烧法灭菌,C正确;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D正确。

11. 【答案】B

【解析】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A正确;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B错误;当纤维素被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