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商鞅变法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以赡不足",这说明董仲舒是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对商鞅变法进行反思,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只反映了材料前半部分的内容,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限民名田......然后可善治也"可知董仲舒是从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王朝统治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批判商鞅变法否定了"改帝王之制",他本人并未否定帝王之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 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B.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可知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本案中该子因"孝心"而被赦免无罪,结合所学可知"孝心"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这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故B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司法审判依据汉律,但最终依据孝心判决,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唯一"说法错误,司法依据还有汉律,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不能反映汉代以孝治天下儒家独尊,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8.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 提出天人感应

B. 提倡忠君爱国

C. 改革教育制度

D. 推崇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