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A. 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B. 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 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论语》比较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反映出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者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B选项错误,孔子和老子都处于春秋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同;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论语》重视礼和仁,这不能说明顺天有为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质疑墨家弟子"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一说,认为这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

A. 人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

B. 人伦情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

C. 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

D. 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某些相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抹杀了人性和兽性的差别"结合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可知, 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孟子通过突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意在突出人的价值,并不只是强调人与动物存在差别;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人伦情感在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D选项错误,材料中孟子认为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差异,而不是具有相通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B.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D.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