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I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I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第2页

【解析】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3~8 cm的土壤层,故不可选取深层土壤作样品,否则细菌数目很少,A错误;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因此采样时可选择B、C两项所述的环境,B、C正确;也可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从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正确。

4.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A.①②

B.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5.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答案】A

【解析】经选择培养后,经梯度稀释后,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选择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B正确;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C正确;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设置对照能证明经"浓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