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1第3页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5.下列关于生长素分子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实验的目的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稍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使用证明胚芽稍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使用证明生长素是吲哚乙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发现者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880年达尔文(英国) 但测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

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测光照射

1910年詹森(丹麦)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匈牙利)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1928年温特(荷兰) 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1931奶奶郭葛(荷兰) 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