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作业第3页

  答案:A

  2.[2019·全国卷Ⅲ]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O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解析:(1)葡萄糖只能为细菌提供碳源,硝酸钠为细菌提供无机盐,而蛋白胨既可以为细菌提供碳源,也可以为细菌提供氮源;由于不同的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pH是不同的,因此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的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其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因此硝化细菌可以在无碳培养基中生长。(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倒置,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3)由于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细胞形态,因而其菌落形态特征也各异,因此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1)蛋白胨 不同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最适pH不同 能够 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CO2作为碳源

  (2)倒置

(3)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种微生物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