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作业第2页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的价值。

答案:C

5.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其主旨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D项错误。

答案:D

6.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解析: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德治,苏格拉底主张知德合一,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B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教育与知识,C项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是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环境下,故推崇君主的权威不符合苏格拉底,D项是不同点,符合题意。

答案:D

7.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苏格拉底(  )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

解析:材料"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