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4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4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 作业第2页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返回印度后迅速成为"精神和政治领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颁布《印度法案》的目的,分析导致甘地领导的民族运动面临困境的因素。

解析回答第(1)问时,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从甘地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以及对下层民众关心等角度概括。回答第(2)问时,根据材料二中的"政治妥协""建立在英国政府控制下的行政机构"等内容,说明《印度法案》的实质;从英国殖民者的压力、印度内部矛盾两个方面说明导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面临困境的因素。

参考答案(1)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改组国民大会党,争取民族自治;积极宣传,促进群众的理解;关心下层民众,努力改变下层民众的命运。

  (2)目的:适度妥协,继续维持在英国的殖民统治。因素:一方面是来自英国殖民当局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各邦之间、印度教教徒与伊斯兰教教徒之间的矛盾。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编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编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编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甘地的经济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