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立体几何第5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2)
数学:《立体几何第5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2)第1页

 第五课时 平面的基本性质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

1.初步了解平面的概念.

2.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3)

3.能正确使用集合符号表示有关点 、线、面的位置关系.

4.能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自学评价

1.平面的概念:

.

2.平面的表示法   

3.公理1:             

  符号表示             

4. 公理2:              

  符号表示             

5公理3:

  符号表示             

问题:举出日常生活中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例子.

【精典范例】

  例1:已知E、F、G、H分别为空间四边形(四个顶点不共面的四边形)ABCD各边AB、AD、BC、CD上的点, 且直线EF和GH交于点P, 求证: B、D、P在同一条直线上.

思维点拔:

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里2,即两相交平面交线的唯一性;证明点在相交平面的交线上,必须证明这些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

追踪训练

如图,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A1中点,求证CE,D1F,DA三条直线交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