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2全反射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2全反射        教案第1页

《全反射》的教案

             --基于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能判断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 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经历 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全反射实验的探究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 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 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 学理论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全反射现象;难点是临界角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线,通过一个带有魔术色彩的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再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的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揭示全反射的现象与产生条件,另外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使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最后通过全反射的应用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主要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演示一:用细铁丝穿过单摆小金属球,使其一端伸出作为把手,然后捏住把手,用蜡烛火焰的内焰将金属球熏黑,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亮了。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刚才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

2、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