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2 全反射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2 全反射   教案第1页

课时13.2全反射

1.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

  2.知道产生全反射的条件,能解释全反射现象,会计算临界角。

  3.知道全反射棱镜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临界角的概念,全反射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建议: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本节从光的折射入手,探讨了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相关应用。要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不但要了解"密"与"疏"是相对而言的,还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将光密与光疏跟介质密度的大小混同起来。要正确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要知道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反射光不断增强,折射光不断减弱。全反射棱镜和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全反射的认识。

  导入新课:光亮的铁球,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的内焰上进行熏黑,再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

  1.全反射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两种介质相比,折射率较大的叫①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②光疏介质。

  (2)全反射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③折射和④反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会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⑤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⑥反射光,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这时的入射角叫作⑦临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