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第1页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要求、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展示并发展个性特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的综合运用。

 四、 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师:我们都知道实践的主体是人,但是对于社会历史的主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历史和现实中一直存在两种观点:投影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势。"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 "时势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结合课文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生:讨论作答略

师:认为英雄造时势是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因而是错误的。认为时势造英雄是正确的。在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于他们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从而成为英雄,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正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