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第1页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掌握建构增长模型的方法

2.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

3.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1.通过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通过"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比较,培养归纳、比较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学习,掌握实验设计与实施及对实验结果的交流与评价能力

4.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及对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形成关注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研究方法及实例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含义

  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大致呈"J"型。

  2.数学模型

  (1)模型假设

  ①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②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3)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