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第1页

重要学习资料,请长期妥善保管。

我们课堂的评价要素:1、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确;2、有互动形式的组内小展示;3、姿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清晰、语言表达严谨;

4、班级大展示,有互动场景,有创新意识;5、有认知过程、拓展、延伸。

东风小学(四)年级"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语文导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课题:5 古诗两首 主备人: 任菊红 审核人: 日期: 编号:4AY0205

【预习课导学】

1、 读准字音,读熟《题西林壁》古诗。

2、 认真思考,想象诗的意境,理解诗意。

  资料链接: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展示课导学】

一、学习主题: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哲理。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古诗。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导 学

流 程 独学环节 对学、群学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整理导学案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学法、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学法、时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自 由

读 诗

初 步

感 悟   1、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读准确,语速适当,读出诗的节奏。

  2、仔细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完成随堂笔记一) 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给出等级。

  群学

  1、交流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

  

  3、交流后两句诗蕴含的道理。

组内小展示

  1、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2、预展:大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果,进行板书设计。

  

  3、A生辅导c生完成随堂笔记。

预时10分钟 展示单元一

情境朗读

  创设情境,大声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力求读得准确、有感情,读出诗味。

  

展示单元二

理解诗境

  1、入情入境想象,假如我就是诗人苏轼,在庐山之中尽兴游览,我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提示:采取情境表演、导游解说等形式。)

  2、我能把我想象到的庐山景象画出来。(学生板画,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3、诗人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哪句诗阐明了原因?

  4、我能流利地把诗意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展示单元三

畅谈感受

  1、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

  

    预时30分钟 一、 用自己的话写写《题西林壁》

  这首诗的意思。

二、 我会填。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它描绘了庐山

的景象,揭示

的哲理。

三、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预时10分钟

等级:A B C 想 象

意 境

理 解

诗 意   1、想象一下,诗人在庐山哪些地方观察,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将诗中描绘的庐山的形象画一画。

  3、诗人看到这样的庐山,引发了什么感慨?

(完成随堂笔记二) 熟 读

成 诵

拓 展

延 伸   1、自己试着背背古诗。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结合实际谈一谈。

(完成随堂笔记三)

预时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