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硝酸的性质说课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硝酸的性质说课教案第1页

硝酸的性质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三节 硝酸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硝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而我们已经学过硫酸和盐酸的性质,这时学习硝酸的性质就更有实际意义。

  2.硝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重要化学试剂之一,硝酸的性质也经常出现在对其它物质的学习中,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使"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网络化。

  3.学习本节可积累氧化还原理论的知识所以本节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而且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二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氧化反应规律、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

  已有能力:经过前面学习硫酸的特性,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未知知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了解硝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实验,学生掌握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浓、稀硝酸的对比和分析,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通过硝酸的用途学习,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做出贡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讲课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得以突破,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五、学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