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第1页

课 题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其在实践中的经济教训。 教学方法   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你认为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

答: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方向。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俄罗斯的影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甚至灵魂深入。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发展历程。

【教学过程】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列宁)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原因:

内忧--国内战争爆发

外患--英、法、美、日等国的武装干涉

1917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新生的政权,遭受到巨大的压力。从1918年春天开始,英、美、法、日等国不仅派遣军队进犯苏维埃俄国,还扶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一面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一面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以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战胜敌人,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寻求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3、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教师补充解释:

①余粮征集制:征收办法是,由粮食人民委员会确定征收粮食的总数,自上而下地摊派给各产粮区,直至每个农户承担,按固定价格强制向农民征购。事实上,余粮征集制实行过程这,征购的不仅是余粮,连必要的口粮和种子粮也被征集一空。余粮征集制实际上是对农民强制的无偿的一种剥削。

②强制劳动

由于当时劳动力缺乏,1918年12月11日公布的劳动义务实施的办法规定,只有完成了一定的义务劳动才取得相应的口粮。同年12月又规定凡年满16岁至50周岁的公民都应该完成义务劳动。不从事劳动者,地方政府有权进行强制。

4、评价:

(1)积极方面:该政策在当时形势下的实施是必要的,且是有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按战争的需要进行分配和有效使用,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2)消极方面:该政策使农民负担过重,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践证明,它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

知识过渡:列宁在革命成果巩固后,想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定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构建取消商品流通,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 但是这个忽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原理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个探索是失败的。这就要求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要重新确立一个新的政策,采取一个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的新方法。而这个政策必须符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应该确立一个怎样的新政策呢?路在何方?

1、背景原因:

(1)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2)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暴动频发。

(3)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有区别地对待大、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国家集中分配 自由贸易 分配 强制劳动 工资级别制、按劳分配 影

 响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比较的出结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重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4、评价(意义):

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放弃了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1924-1936-1953)

(一)背景:

 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二)主要表现:

1、实现单一的公有制

2、实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三)评价:

1、积极:

①国家能够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 ;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2、消极: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剥夺农民的太多,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⑤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手段。

(四)经验教训:

1、经验:利用政府权利对经济进行宏观调空,资本主义国家有所吸收

2、教训:(1)注重重工业、农轻工业比例的协调(2)要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充分保留企业的自主性,对其的发展应用指导性的方式加以引导(5)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难点突破〗

联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

(2)调整经济政策,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的发展水平;

(3)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切实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协调发展)

(5)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意调动其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赫鲁晓夫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苏联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三次经济改革,基本上是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社会动荡十分剧烈。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后,各种社会思潮在苏联大肆泛滥,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的解体留给人们许多深层的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说明已经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战争的威胁,不是应急性的、临时性的,必须更多考虑经济规律,注重可持续发展)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斯大林的逝世。

2、内容

(1)农业:可简化记忆--收购制,养牲畜,自留地;种谷物,开荒地;种玉米,卖农机。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2)工业:下放两个权力:企业管理权,调整工资权;遵循一个原则:"物质利益原则"。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

(1)积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2)局限性: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失败原因:①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③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④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如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也影响改革;

备注:党内斗争的存在,说明当时的苏联国内环境的复杂性,也就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背景(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

(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评价:

(1)作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不足: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失败的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

1、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2、改革内容:

(1)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改革的后果:

(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

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

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重点突破】--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1、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还不成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和探索既会有成功,又会有失误。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

3、苏联的困难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改革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这种斯大林体制而失败。苏联的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即没有突破传统的束缚)因此改革:

①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

②需要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

  

第二课时

  学案练习评讲(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