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7.陈情表
【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7.陈情表第1页

集宁一中教学设计(高C语文)

课 题: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

标 1.知识目标 能翻译、背诵全文,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能力目标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德育目标 体会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学会感恩和爱自己的亲人。 重点:积累并掌握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伟大的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对此,你有什么疑问?

二、设疑自探

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安排,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真正读懂《陈情表》,必须首先了解相关文化知识,扫除文字障碍。

三.解疑合探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2.李密( 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

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醒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同时,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李密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烈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然后探究解决文言板块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预习阶段发现的疑难点提出来,或者以出题的形式把文言知识点分类展示出来。

1.字音:请学生分段诵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茕茕孑立 洗马 陨首 逋慢

矜育 拔擢 优渥 盘桓

险衅 闵凶 祚薄 期功

2.通假字

夙遭闵凶 闵--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孤苦 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 蓐--褥,草褥子。

3.古今异义词

九岁不行 不行:不能走路。

至于成立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举臣秀才 秀才:优秀人才。

奉召奔驰 奔驰:赶路上任。

告诉不许 告诉:申诉苦衷。

臣之辛苦 辛苦:辛酸苦楚。

4.成语

孤苦伶仃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皇天后士

5.词类活用

少多疾病 名词作动词,患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名词作状语,在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词作状语,在内。

猥以微贱 形容词作名词,地位低下。

刘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凡在故老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少仕伪朝 名词作动词,做官。

历职郎署 名词作动词,任职。

日薄西山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离祖母。

6.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

③宾语前置句: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省略句:臣少仕伪朝

7.多义词:

以:臣以险衅 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 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 介词,把。

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用。

无以终余年 (没有)用来......的。

谨拜表以闻 连词,表目的。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9重要句子翻译:略

四、质疑再探

学生口头翻译全文,自我检查在文言知识方面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解决。 五、运用拓展

请学生以出题的形式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查总结。然后同桌互相交换做题,互相批改、评价、打分。

老师预备题型:同以上文言知识总结。 六.学科班长总结

陈情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故事中有一个人叫徐庶,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里面有一个故事,谁知道?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 从这个角度看,李密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他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表章上达后,晋武帝竟不怪罪,且允其所求,嘉勉他的孝心,赐给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其祖母。那么,你认为李密是怎样做的呢?

二、设疑自探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概括。围绕"情"可以概括为几个大的问题:

1.李密是怎样陈情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晋武帝为什么能被他打动?是什么感动了他?

3.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探究,整理自己的思维。

三、解疑合探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完善补充答案要点,并做好记录。 (出示展示.点评小组及同学的名单。)

1.梳理课文结构,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2)语言特点。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地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无论是形还是声,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

(3)修辞手法

A.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

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直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B.比喻。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再如"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再如"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C.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再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2.晋武帝为什么能被他打动,是什么感动了他?(引导学生从"情"

和"理"两个角度思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3.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你从本文中能读出什么?

①什么是好文章?传世文章,必以情见长,以辞为辅,情辞相宜,才见品性;倘若舍本逐末,必致败笔;

②亲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常始于相依为命,而终于倾力报恩。《陈情表》,便是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伟大的、深刻的感情。相濡以沫,不曾相忘于江湖。

③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再高明的思想、再真挚的情感,如果不能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表现,也不能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即使文思泉涌,也应谨慎措辞,不可浪掷笔墨,得言而忘意、得意又忘形。

④好文应常读,少不更事时,常常不识真滋味。

⑤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学会自由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⑥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四、质疑再探

从文言知识和情感内容的角度,还有什么问题?老师应鼓励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文本,积极提出新的疑问。

五、运用拓展

学完本课,应习惯于整理所学的内容,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自己是否基本掌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没有疑难点,需要查漏补缺。老师要给出时间让学生以出题的形式对本课的重点或者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巩固。然后同桌互相交换解答、批改、评价,从而自行检查所学的知识是否落实。

老师准备题目

1重点文言知识点: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多义词、文学常识等,根据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出题训练。 '

2.语言运用题:从本文概括出一个中心词,围绕中心词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3.随意选择一句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分析鉴赏。

六、学科班长总结

补充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