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第二章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第二章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案1第1页

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上网查阅、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中国粮仓---北大仓

2、应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3、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简析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及发展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整体性思维分析大规模开发湿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的看待地理事物和人类活动

【教学重点】

1. 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大规模开发到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及其发展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湿 地】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潜水覆盖的的土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一:湿地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相比,三江平原开发历史较晚,到1949年只有40万公顷耕地(1公顷=0.01平方千米)。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且降水多,冬季寒冷漫长;河网密布,地势低平,土质粘重且有冻土,地下水位高;夏秋季节,排水不畅。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大面积连片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