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小池塘》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小池塘》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页

3 小池塘

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一篇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美文。

  小池塘很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安静的美,美得像一幅画。这幅画里,闪闪的池塘,青青的芦苇,片片白云飘过,太阳挂在天上,月牙儿弯弯,星星在天空闪亮。这样的场景,是每一个成年人心里的桃花源,没有纷争,没有喧嚣......只有静,静得让人沉醉。

  小池塘的意境很美,如诗如画。为了表现这种意境,作者大量采用了比喻来表现这种意境。全文共出现了六个比喻:把池塘比作眼睛;把芦苇比作睫毛;把白云比作白鹅;把太阳比作气球;把月牙比作小船;把星星比作珍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种静态中的动感和生命之美如何使学生领会,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比喻手法运用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用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模仿课文句式说话。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春天小池塘的明丽。

  2.寓识于读,认识本课田字格及绿线格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姐、吹、波",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27日 总第20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会2个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春天小池塘的明丽。

  2.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姐、吹、波",认识两个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诵《雨点》,想想池塘的特点--静。

  2.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小池塘看看。

1)听课文朗读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