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神经调节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神经调节 学案1第1页



年级 高二 学科 生物 总课时 课题 神经调节 第____1____课时 主备人 上课时间 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 备 注

 1. 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2.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重点神经元及突触结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式,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

 难点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式,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

教学过程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2、种类条件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条件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3、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_______________.

三、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_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中枢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就叫神经中枢。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里,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这部分结构叫神经节。

神经纤维轴突和长的树突+髓鞘组成。其末梢叫神经末梢。

神经神经纤维外包上结缔组织膜。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和处理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作用。

四、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前提膜外【Na+】=30膜内【Na+】

膜内【K+】=6膜外【K+】

(2)过程

静息状态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兴奋状态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而邻近未兴奋部位仍未变化,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此时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便形成了电位差,产生了电荷的移动,与此同时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出现了电荷的移动,这样便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邻近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传导过程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图解一、二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生生局部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