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案第1页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教学课时:2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探讨 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讨论 引发兴趣 〔板书〕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思考与讨论〕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提示及板书(黑体)〕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