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共两课时)第1页

课 题 1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 时 两课时 主 备  杨兴华 学 习

目 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孔隙、仰卧、蜿蜒"等词语。

2、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领悟按游览顺序来叙述的写作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内的景象,积累优美词句 学 习

重 点 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学 习

难 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学 情

分 析

课前预习任务:

1、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标注自然段。

2、圈出生字新词并自学。

  3、 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 搜集有关双龙洞的资料,了解钟乳石、石笋、溶洞等。

5、熟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及不理解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欣赏鼎鼎有名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及体裁

二、 预习展示与交流

1、 我会读: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师强调"臀,浙、桐、浓、稍、蜿蜒"的读音。

强调多音字:转

2、我会写:每组同学选择一个书写易错字进行强调

  3、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臀、蜿蜒"的写法和笔顺。

  4、完成两导两练P11达标检测第一题。同桌互判,集体订正。

5、结合上下文理解"明艳、蜿蜒、突兀"等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正字。

 2、展示朗读: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探寻游踪,理清条理。(或参考两导两练P10初读点拨第2题)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填空

课文记叙了作者_______老先生,在 时候游览___________的经过,课文是按_________的顺序描写的。游览的路线依次是:途中所见→ → → → →

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示意图

3.汇报反馈。

五、 学习"途中所见",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1、自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作者途中所看到的景物,说说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2、品读感悟重点句子:

(1)、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理解"明艳"一词,突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练习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说一句话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3、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第二课时

导学流程:

一、 回忆上文,直接导入

作者一路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逆溪流而上,终于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二、 精读感悟

1、 小组合作自学:

自读4--7自然段,找到描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相关语段,反复朗读,并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每个景点的特点。

2、 集体交流反馈

洞口:"宽""高",

外洞:宽、大

孔隙:窄 险

内洞:黑、奇、大

3、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4、完成两导两练P12精要交流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 课堂小结

五、 作业:背诵第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