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教案2第1页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一.作者简介: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词集名《阳春集》。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 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

  其词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二.赏析词作:

  1.比较这首词和韦庄的词,说说二人的愁情有何不同。

  韦庄词中的愁情是有事迹可以确指的,而冯延巳的愁情则是无端涌起的一种情思,是不可确指的。曹丕《善哉行》有云:"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而无法摆脱的。风格是恍惚幽咽的。

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