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3.掌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比喻、推理、层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 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政治主张"法先王",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性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新课教学:

⒈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某些字的读音。

⒉解题:

这是一个判断句。"鱼"是主语,"所欲"是谓语,"我"是所字结构"所欲"的定语。全句意为: 鱼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主要借《鱼我所欲也》来宣扬他的性善论。

⒊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⑴串解讨论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

①欲--能愿动词,喜爱、想要。

② 可得:同义 。 兼--动词,同时得到,"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③患--事物性名词,祸患。(有时可做动词,患得患失。) 辟,同"避",躲避。

④甚--超过、胜过,动词。(有时用做副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前。)

⑤是--代词,此。

⑥如使:假使。

⑦由是:用这种方式。

⑧用:采用、采纳。

⑨贤--才能、德行好。

⑩心--思想。

⑵分析讨论内容层次方法:

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分成三层:

第一层:由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