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路》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路》教案第1页

天路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把人们耳熟能闻的歌曲引入到课文中,要把资料巧妙地结合到歌曲中去。《丝绸之路》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学情分析

1.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为什么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是修建它时所遇到的的三大的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青藏高原会有一些认识,但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没有亲身体会,只听电视说,都是听的和看的,对于"天路"的称谓只是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在建设这个铁路中显现出中国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实力,学生会感受不深。让学生先完成"唱所欲言"--看课件(青藏高原的美景)--教师表演唱"天路"--看青藏铁路简介--学生讨论--说一说看法--看歌词,理解字、词意思--学生跟唱"天路"--激起

  3.学生认知障碍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天路"的称谓。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科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天路》。

3.资料的充分利用为理解做准备。

4.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诵,让学生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自读自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 学生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 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 学生看'畅所欲言':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 思考: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认为它重要?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 再放这首歌曲;板书并齐读课题:天路。

二、 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2 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音、形、意。

2. 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