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实验小学教学案

课题 21 搭石 课时 2 主备教师 贾晨丽 审核人 宋丽芳 教学

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从中发现美,感受美。

3.利用合理想象,丰富文中内容,感悟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准备相关白板课件 学情

分析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1.(点击课件:配乐出示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深情讲解:

  同学们,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吗?(板书课题)作者刘章爷爷离开家乡已多年,是什么让他对家乡的搭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图)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师: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展示交流 反馈诊断  

  师: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他人着想美、声音美、画面美、谦让美、尊老美......

3.重点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动作美、画面美。

(1)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板书。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3)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抽生配乐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问: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觉得在刘章爷爷的家乡还有什么事也会被人们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5.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6.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讲解点拨 总结提升

  1.师: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五.达标检测 巩固拓展

  (课件播放《爱的奉献》)教师小结,升华情感:美是清洁工佝偻的身影;美是老师沾满粉笔灰的双手;美是妈妈鬓间的白发;美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姐姐的笑脸......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六.作业设计: 修订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