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优质课《2.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优质课《2.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比例尺(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 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2分钟?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 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淘气和笑笑分别根据右面的信息画

  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与

  同伴交流。

  

  

  

  

2. 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 认识数值比例尺1∶10000

  比例尺1∶10000所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cm表示实际100m"。 10000cm=100m

强调:(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