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 教案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 教案第1页



课 题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导学引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

  生(一起答):群落

  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

 (版书)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案例1:课本问题探讨中的图片为某池塘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这个池塘中的生物关系如何?3.假如生活在该池塘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群落的概念及实例判断:

  讲解群落的概念,后举出四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群落:

  A 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

  B 一个稻田中的稻苗、杂草、青蛙、昆虫等动物

  C 一个污染的培养基上的共生菌落

  D 一个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引导学生分析并判断例子。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在种群研究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提问: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又有哪些?

  师:通过问题探讨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应归纳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

群落的物种组成: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群落的物种组成,请同学们看课本72页,比较图中两种群落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归纳:1.两个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师:结合书中相关信息中的内容,还能找出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2.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目不同,进而得出群落丰富度的概念。

  提问: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图中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哪个丰富度更大?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及物种丰富度的内容。

种间关系:

师:结合教材的资料,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讨论。

  展示案例1,提出问题: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中分别饲养和混合饲养时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分析完后引出竞争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后用板书画出数学坐标图表示竞争。

  展示案例2,提问: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图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得出两者关系为捕食。

  提问:如果猞猁消失了,雪兔数量会怎么变化?由此可见猞猁对整个群落的稳定起什么作用?

  用板书画出数学坐标图表示捕食关系图。

  讲解种间关系的另外两种形式:寄生和互利共生,并画关系图说明讲解。

  师总结:竞争结果可能是两者相互以致,也可能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一方导致灭亡;捕食是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而增减,出现彼此消长的情况; 共生是同生共死,荣辱与共;寄生会使宿主数量下降,但不会使宿主消亡。

群落的空间结构:

  师:由于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于是群落就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说明)

  垂直结构:讲解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并引导分析原因。适当讲解高山、池塘分层的实例。

  水平结构:结合教材,讲解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因素。

  师总结:通过学习群落的结构,我们知道在群落中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由物种的组成、种内的互助或斗争,种间的共生、寄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讲解课本后面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