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青玉案 》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青玉案 》教案2第1页

青玉案•元夕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 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渲染气氛的手法;

3. 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难点:体悟结尾句的深刻含义。

授课方法:

多媒体辅助课件、朗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青玉案•元夕》的题材是什么?"青玉案"是词的什么?"元夕"是什么,什么意思?

2、师: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你们知道元宵节都有哪些活动呢?(生自由回答,如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等)如今的元宵节是如此的热闹,如此的让人喜欢。那么古代呢?古人是怎么过元宵的呢?我们今天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的另外一首词《青玉案•元夕》。(板书)

二、检查预习,朗读全词,初步感知

1、生齐读全词

1)、读准字音

2)、注意停顿、节奏、读出感情。

2、教师注意正音。

3、师生齐读。

4、翻译词句:

焰火乍放好像是春风吹开千树万花,落时又如东风吹洒满天星雨。宝马雕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妇女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丛中寻找她千百遍,(可都没找到),突然一回头,那个人却站在灯火稀稀落落的地方。

三、品读全词

1、师:本词以"元夕"为题,那么词的内容肯定和"元夕"有关,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关于元宵节的哪些意象?

生:圈画,回答。

明确:花灯、焰火、彩车、骏马、凤箫、玉壶(明月)等。

2、品读词的上片:

(1)师:词人在写这些元宵节的意象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小组合作,标注,回答。

明确: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暗喻;表达效果: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B.."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