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6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6第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地域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一节,是农业生产知识的开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区位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区位分析综合性强,依托于丰富的地理背景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区位分析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应用价值很高。同时区位分析问题的命题素材非常丰富,往容易出能有效考查出学生识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稍复杂一点能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与阐述问题等多种能力,难一些则能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地理知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知识进行迁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理素养,容易达到一定的信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同时又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

三、学情分析

  新授课阶段,学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识记性知识关注较多,缺乏从整体上对某一地区农业区位进行综合分析的意识与习惯,应用区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本校学生大多住在城郊结合地带,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

  读图法、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