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课时 教案第2页

教具准备 1.多媒体CAI-1:动态显示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

2.多媒体CAI-2:阅读资料: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进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

第2课时:讲解"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

三维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4.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5.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6.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7.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8.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9.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好!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大家一起通过几个问题来回忆一下这一节的知识要点。

课件展示:

1.什么是体液?体液包括哪些部分?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3.内环境中含有哪些物质?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

4.内环境有什么作用?

生1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生2 细胞生活的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3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pH三个方面。

生4 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师 总而言之,内环境是沟通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它的理化性质受到来自细胞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以pH为例,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的组织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中也常常会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内环境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是,生物材料和自来水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会相同吗?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比较一下。

推进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