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第3页

一、导入新课

  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由肉眼不能看到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同时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由此可见,在分子、原子等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分子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探究1:我们知道一个水分子是非常小的,质量是无法测量的,那么怎样知道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

  学生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显然,可用先确定一个集体然后再计算个体的办法,要知道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确定一个水分子的集体,这一定数目水分子(粒子)的集体,就把水(可称量物)与水分子(粒子)联系起来了。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式量时,所含相应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

探究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至12页中部,说出下列概念的含义: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讲解:

  1."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如何理解"微观粒子集体"的含义呢?比如生活中买水时,你可以买几瓶,也可以买几箱,"箱"就是"瓶"的集体,如一箱是24瓶。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3.含有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

探究3:

  现有:物质的量、质量、摩尔、安培、kg 、mol 、长度、m、米、千克等,请按各自的属类对它们进行分类,并指出各自的属类?

  归纳整理:

  物质的量、质量、长度为物理量,摩尔、千克、米为相应物理量的单位。mol 、kg 、m为相应单位的表示符号。

  探究4: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错在何处?

  ①1mol O2 ②1mol H2SO4 ③molFe3+ ④1 mol e- ⑤0.3mol SO42-

  ⑥0.5NA个中子 ⑦0.3mol氢 ⑧1摩尔 H2O ⑨1mol盐酸 ⑩1mol铅笔

归纳整理:

①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②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 mol SO42-。

 ③物质的量不能用来描述宏观物质。

 ④使用摩尔时必须是微观微粒,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要用化学式(符号)如1 mol H、2 mol H2、1.5 mol H2O等,而不能这么表示:1 mol氢(指代不明)。一般不用中文名称,但在中文名称所指粒子单一、具体时,也可以用(如1 mol水、0.5 mol二氧化碳等)。 课堂检测内容 1."物质的量"是指( )

  A.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 C.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

  D.能把物质的质量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氧 B.1 mol H2SO4 C.1 mol米 D.1 mol面粉

3.在1 mol H2O中( )

A.含1 mol H B.含6.02×1023个氢原子

C.含6.02×1023个水分子 D.含3.01×1023个氧原子

4.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H2 B.CO2 C.CH4 D.O2

5.将1 mol CO与1 mol 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电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等

6.氢原子数目为9.03×1023的NH3是( )

A.1.5 mol B.1 mol C.0.5 mol D.2 mol 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P17页第2题以及课时作业(三) 预习内容布置 结合课本P12-13页内容,预习摩尔质量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