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教案第2页

  合溶液,提取效果明显优于无水乙醇。研磨时只加入5ml提取液,研磨至糊状叶泥即取叶泥画滤液细线。改进后既提高色素的浓度,又可节约时间。

(3)牙线印染法画滤液细线

改用牙线印染法蘸取叶泥进行划线,降低操作难度,学生可更快画出细直齐且含色素多的滤液细线。

(4)层析液及层析装置的改进

  层析液改为四氯化碳。改用250ml烧杯进行层析,用塑料布和皮筋封住烧杯口,在塑料布上划出4-6个比滤纸条略宽的细缝,将滤纸条经细缝插入烧杯并触及层析液,既能同时放入多条滤纸条,节约实验时间,又可防止层析液挥发,还能固定滤纸条,减少"贴壁"现象的发生。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1课时

课前准备→导入新课→学生汇报→设计探究→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一)课前准备

1. 全体学生

  学生利用导学案预习实验原理和操作规范。

  教师将学生分组。提前培训小组组长。

  经小组讨论确定本组探究课题。

2. 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提前进行预实验,比较多种本地蔬菜的实验效果,确定最佳实验材料。

(二)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棵大树,其叶片从嫩绿到鲜绿到深绿再逐渐变黄和枯萎的过程,引起学生思考,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 观看照片,听讲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汇报 1.组织兴趣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2.挑选不同课题小组汇报本组课题。 小组代表汇报预实验结果和结论。

各小组长汇报本组选题。 说明最佳实验材料,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目标。